蓝思科技港股IPO:苹果依赖与业绩可持续性引关注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多元化布局与挑战并存
全球业务布局加速
蓝思科技,作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的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公司业务覆盖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汽车、座舱、智能头显、智能穿戴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蓝思科技的全球业务布局正在加速,计划在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扩大业务,以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服务更多客户,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收入依赖苹果,多元化客户群
蓝思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其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少数关键客户,尤其是苹果公司。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3.3%、83.1%和81.1%,而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更是高达71.0%、57.8%和49.5%。尽管公司客户群庞大且多样化,但关键客户的订单量较大,预计未来仍将从少数关键客户中产生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
垂直整合战略成效初显
蓝思科技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已经开始发挥成效。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组装业务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导入了更多自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各条业务线全面增长。研发投入加大,针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汽车、智慧零售、TGV通孔玻璃基板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研发,研发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7.85亿元。
毛利率下滑,议价能力受限
尽管蓝思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但毛利率从2020年的近29.44%下跌至2024年的不到15.89%,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下滑到了12.8%。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较弱,处于“夹心饼”中间的尴尬位置。面对下游原材料采购,产业链企业也比较难有议价能力,导致毛利率下滑。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持续性存疑
蓝思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63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然而,这一增速的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疑问。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和持续深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应对关税政策变化
美国海关暂时豁免了手机、PC、服务器、半导体等产品关税,但关税政策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58%,主要为零部件和功能模组产品,大部分交付至国内保税区,可天然规避关税风险。同时,随着与国内头部客户的合作持续加深,公司内销营收占比已达42%,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慧零售等新赛道不断突破,进一步增强公司后续发展的空间和韧性,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环境影响能力。
蓝思科技的赴港上市之路,既是对公司全球业务布局的一次重要拓展,也是对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考验。在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和维护中,蓝思科技展现出了其稳健的步伐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然而,面对毛利率下滑和议价能力受限的挑战,蓝思科技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