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违规操作曝光:账户外借、承诺收益及场外期权交易遭重罚

证券行业监管加强:违规炒股与承诺收益行为受严惩
监管出击:打击违规行为
近期,证券行业监管力度显著加强,针对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和承诺收益等行为,监管机构密集出手。5月9日,深圳证监局和广东证监局分别披露了罚单,涉及陈联、吴瑜和梁城林三位从业人员。这些罚单的发布,标志着监管机构对于证券行业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陈联在证券行业从业期间,被发现使用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股票交易,目前其执业信息已无法在中证协官网查询,推测可能已离开证券行业。吴瑜在国投证券工作期间,违规向投资者承诺收益,并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梁城林则在粤开证券珠海兴业路证券营业部工作时,向客户推荐期货账户操盘手并违规承诺收益。
违规炒股案例频发
自去年以来,已有约119张违规炒股案例的监管罚单,涉及约20家证券公司。这些案例中,从业人员通过控制使用亲属账户及他人账户,持有、买卖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权性质证券,严重违反了行业规定。
防范新规:加强合规内控
为了防范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监管部门要求证券公司完善合规内控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及其近亲属投资行为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合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中证协也在4月末就《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征求意见,旨在防范违规买卖股票、内幕交易等行为。
新规强调券商应明确监测范围与标准,通过监测从业人员的手机号码、办公电脑MAC地址、公司网络IP地址等关键信息,防范违规行为。同时,券商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业人员证券投资、职务通讯等行为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线索。
提升违法成本:遏制违规承诺收益
违规承诺收益行为也是近年证券从业人员易犯的违规行为之一。行业人士建议,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来形成有效威慑。同时,提升机构内控,完善合规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场外个股期权交易风险警示
吴瑜涉及的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风险。地方证监局曾警示非正规平台场外个股期权业务风险,指出这些平台不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不受监管部门监管,资金不受监控,可能涉嫌诈骗。中期协在2023年9月27日关闭了自然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场外期权的通道,个人投资者若要参与需通过有资质的机构通道,并满足资产门槛和专业投资者认证等条件。
非正规平台以“代理券商”名义招揽个人投资者,实则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或非法经营,属于违规行为。个人投资者未经批准直接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或者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私下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交易,也都是违规的。
结语
证券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和从业人员的自律。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及提升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可以有效遏制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