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港股IPO:苹果依赖症与业绩持续性挑战

蓝思科技赴港上市:全球布局与多元化战略
全球业务布局加速
蓝思科技,作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公司业务覆盖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汽车、座舱、智能头显、智能穿戴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蓝思科技的全球业务布局正在加速,计划在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扩大业务,以增强全球交付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并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收入依赖苹果,多元化客户群
蓝思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其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少数关键客户,尤其是苹果公司。2022年至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均超过80%,而苹果公司作为最大客户,其销售额占比接近一半。这种高度的客户集中度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公司拥有庞大且多样化的客户群,但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从少数关键客户中产生相当大的一部分收入。
产业链垂直整合成效初显
2024年,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公司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开始发挥成效,组装业务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导入了更多自有上游外观件、结构件及功能模组,各条业务线全面增长。研发投入加大,针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汽车、智慧零售、TGV通孔玻璃基板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研发,提前储备核心新技术,并开始在一系列新产品上应用。
毛利率下滑,议价能力受挑战
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蓝思科技的毛利率从近29.44%下跌至不到15.89%,2025年第一季度甚至下滑到了12.8%。这一下滑趋势反映出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较弱,处于“夹心饼”中间的尴尬位置。面对下游原材料采购,产业链企业也比较难有议价能力。消费电子对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高,但同时又要求供应链企业降低成本,这些企业为了维持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得不接受各种条款。
一季度净利润增长,持续性存疑
尽管蓝思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0.63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38.71%,但这一增速的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疑问。公司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同比处于较好状态,2025年公司有较多增长点,如下半年大客户新品推出、国内大客户新订单引入、北美PC产品组装放量以及智慧零售相关产品推出等,预计将为全年业绩带来更多增量。
应对关税政策,增强抗风险能力
美国海关暂时豁免了手机、PC、服务器、半导体等产品关税,但关税政策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58%,主要为零部件和功能模组产品,大部分交付至国内保税区,可天然规避关税风险。针对海外组装厂的零部件供应,公司与海外客户交易采用离岸价或向客户收取运费交货到指定目的地,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同时,随着与国内头部客户的合作持续加深,公司内销营收占比已达42%,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慧零售等新赛道不断突破,进一步增强公司后续发展的空间和韧性,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环境影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