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监管局“5·15”重磅发声:投资者权益保护新举措深度解析

投资者保护新规密集出台,资本市场迎来新发展
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司法保障成为维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支撑。5月15日,证监会在北京举办了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集中发布了多项投资者保护规则与举措,标志着投资者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
《指导意见》发布,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总结了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实际,提出了23条意见。《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等五个方面,明确了严格公正执法司法、保障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方向。
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完善赔偿制度
《指导意见》强调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通过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同时,推进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会商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司法审判执行与行政监管处罚工作质效。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出台
为进一步规范募集资金使用,强化募集资金安全,提升募资资金使用效率,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旨在用好募集资金,更好地回馈投资者,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上交所发布《规范运作指引》
同日,上交所修订发布主板、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以下简称《规范运作指引》),细化了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相关安排、规范审计委员会组织运作、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和股东权利保障、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相关要求、强化募集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等内容。
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纠纷调解规则》
中国证券业协会修订发布《证券纠纷调解规则》,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非诉讼纠纷解决渠道,推动各方积极、充分地参与纠纷调解工作,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严打击违法活动,以案释法
除了筑牢投资者保护制度根基,从严打击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投资者赔付机制等也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有力举措。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2024年执法综述,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作出处罚决定592件、同比增长10%,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178件,同比增长51%。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退市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力量精准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投资者最关切、最痛恨、最不能容忍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紧盯“关键少数”失责、严防“看门人”失守、严查“从业人员”失职,引导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依法依规行事、中介机构审慎勤勉履职、从业人员廉洁自律执业。
查办新型、苗头性违法违规行为
对新型、苗头性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露头就打,相继查办3起利用个股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实施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件。严厉打击股市“黑嘴”,对刘某、娄某等股市“黑嘴”操纵股价行为罚没3.34亿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
典型案例公布,发挥示范作用
在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活动方面,陈华平强调,要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以案释法,实现“办理一案、震慑一方、治理一域”。同日,证监会公布了年度十大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涉及特别代表人诉讼、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调解、私募基金产品代销纠纷、欺诈发行及信披违规、违规资金占用、操纵市场等。还披露了六例投资者保护便民服务和机制创新示范案例,包括全国首创警证联合反诈劝阻机制、探索完善证券群体性纠纷立体化集约解纷机制等。
深化司法机关沟通协作
陈华平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深化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推动构建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调解在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法律框架下积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经营主体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中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进一步发挥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及时有效救济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