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4年财报分析:盈利低谷中的科技与出海新机遇

A股上市公司年报概览
盈利趋势与结构性特点
随着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超过5000家公司向市场展示了它们的年度业绩。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A股盈利是否已经触底反转。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A股财报整体呈现磨底状态,全A非金融营收增速和利润率企稳,但ROE因周转率和杠杆率的拖累,延续了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中,A股盈利呈现出结构性分化。传统行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展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
科技与有色行业的逆势增长
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有4033家实现盈利,占比达到80%,而820家的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数量与前年基本持平。科创板以19.9%的营收增速领跑,而创业板和主板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57%和3.51%。在央企市值管理政策的推动下,主板企业的分红率提升至36%。
科创板作为A股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代表,2024年500余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万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13亿元或39.6%,主要受光伏行业去库存影响,但半导体和AI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业绩的复苏。寒武纪等企业实现扭亏为盈,澜起科技等芯片设计厂商净利润翻倍增长。
有色金属行业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141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7万亿元,同比增长5.86%,归母净利润1384.09亿元,同比增加1.78%。贵金属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0%,紫金矿业等龙头股营收净利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增速
“出海”成为2024年的关键词,上市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不再局限于产品出口,而是在海外建设产能,加速推进全球化供应链。全A股/非金融的海外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上升至9.4%/9.5%,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1%和14.3%。
在出海浪潮中,主要指数海外营收占比普遍提升,科创创业50指数、创业板指等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指数表现突出。33个行业中有27个实现海外营收正增长,硬件设备和汽车与零配件行业新增海外营收超1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领域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渗透,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欧洲、东南亚市占率突破15%。游戏行业也成为出海的“必选项”,世纪华通等公司出海业务收入占比过半,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消费行业的内部分化
消费行业在政策刺激、消费回暖及产业升级推动下呈现弱复苏态势,同时内部分化显著。高端消费与性价比品类双线增长,而中端大众消费承压。A股消费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2%,净利润增长5.6%,增速较2023年提升2.1个百分点。
必选消费中农林牧渔延续增长,食品饮料景气出现回落,医药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延续负增长态势。可选消费景气延续分化,汽车、家电受益于国补,小家电整体需求回暖。
地产板块的业绩探底
地产板块的整体表现低迷拖累了A股整体业绩。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7.1%,与2021年的高峰相比下降近50%。房企由于毛利率下滑和减值增多仍处于业绩探底阶段,央企及深耕核心城市的房企业绩相对稳健。
房企板块实现收入4.03万亿元,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719亿元,较2023年多亏损2811亿元。华润置地的净利润领跑行业,万科仍在“瘦身”阶段,去年全年亏损494.78亿元。
由于融资收缩以及业务收缩,板块的降杠杆趋势延续,负债结构呈现一定好转。去年9月份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核心指向楼市的止跌回稳,在政策导向和供需结构变化的契机下,地产行业能否在2025年完成筑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