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展望:波动收窄,缩量难挡反弹势头

牛市中的低成交量:买入信号
在牛市中,低成交量往往预示着买入的良机。历史数据表明,2005至2007年间,市场在低成交量时期均出现了阶段性低点,如2005年11月、2006年3月等,这些时期后来被证明是理想的买入时点。同样的现象在2019至2021年的牛市中也得到了体现,成交量低迷的时期如2019年5-6月、2020年3-5月等,事后分析均显示出市场低点的特征。
当前市场环境下,牛市的大逻辑——地产去杠杆尾声、政策改变股市供需周期、中国资产系统性低估——并未受到破坏。因此,低成交量可视为买入信号。短期内,由于关税冲击导致换手率高的资金离场,而逆势买入的资金换手率较低,加之产业资本流入速度加快,高位被套的交易性资金少于2021年牛市高点,低成交量后市场持续阴跌的概率较低。
A股缩量反弹趋势不改
德邦证券分析指出,尽管本周市场成交额缩量,但下行幅度逐步缩窄,部分行业甚至逆势放量。增量资金虽在观望,但催化剂一旦出现,便会加速入场。因此,缩量与反弹并不矛盾,市场正在为全年牛市蓄势。
德邦证券维持对A股的看多态度,并建议行业配置关注三条主线:首先是内需主线,推荐消费、建筑、建材、金融和地产;其次是全球博弈新均衡主线,利好油气运输;最后是中长期主线的科技超跌反弹,特别是半导体、光学光电子、软件开发等行业。
市场窄幅波动,业绩高增领域值得关注
财信证券预计,4月中下旬市场将面临财报集中披露期的考验,同时国内政策和海外关税谈判也将影响市场走势。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可能进入窄幅波动阶段,操作上应保持谨慎,短期以控制仓位为主,等待市场指数企稳。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业绩有望高增长的领域、低位的高股息防守板块、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以及避险的贵金属板块。中国科技股中长期向上的逻辑基本确定,中期可关注科技股的低吸机会。
权益市场韧性持续
浙商证券认为,由关税冲击驱动的债市避险行情可能暂时告一段落,债市行情或转为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核心震荡区间预计为1.65%-1.75%。权益市场或将持续保持较强韧性,短期再度大跌风险有限,持续向上修复的趋势有望延续。
综上所述,尽管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低成交量并非利空信号,反而可能预示着新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低成交量带来的买入时机,同时关注业绩高增领域和政策支持的行业,以期在波动市场中寻找稳健的投资机会。
